《河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 2030年)》政策解讀
為進一步扛穩扛牢糧食安全重任,深入貫徹“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河南省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現就有關內容解讀如下: 一、編制背景 編制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是國家機構改革后中央和省委1號文件提出的明確要求,去年國務院批復了《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21-2030年)》,要求加快推進省、市、縣級高標準農田規劃編制。我省《規劃》根據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于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編制,是指導我省各地科學有序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依據和行動指南,為進一步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二、《規劃》主要內容 《規劃》認真梳理了我省“十二五”以來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客觀分析了當前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面臨的有利條件和主要問題。提出了“十四五”期間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面積1929萬畝,改造提升面積1007萬畝,到“十四五”末,累計達到8759萬畝;“十五五”期間,全省新建高標準農田面積700萬畝,改造提升面積1679萬畝,到“十五五”末,累計達到9459萬畝的建設目標。同時提出我省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標準、內容、監管和保障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將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示范區創建科學銜接,深入研究了我省未來一個時期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的發展思路和布局。 三、《規劃》主要亮點 一是突出新建與提升并重。在確保完成新建高標準農田建設任務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已建高標準農田改造提升,切實解決部分已建高標準農田設施不配套、工程老化、建設標準低等問題。 二是突出示范創建。按照“省級主導、市級統籌、縣級實施”的原則,在黃淮海平原和南陽盆地等糧食生產核心區,按照“六化”標準,開展高標準農田示范創建。通過使用專項債和貸款的方式,集中連片打造15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 三是突出節水高效!兑巹潯穼λ临Y源承載能力進行了專題論證分析,提出增加高效節水灌溉面積,調整噴灌、微灌、管灌比例等高效節水措施。規劃到2025年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74萬畝,比國家分配我省的高效節水灌溉面積提高669萬畝,確保到2025年全省完成4000萬畝高效節水灌溉面積。 四是突出建設分區。結合我省地勢地貌特點,將我省高標準農田建設區域劃分為平原、山丘兩大類型9個區域片區。針對不同分區制定建設標準、建設內容、工程模式,增強《規劃》的精準性和實用性。